上半年原油、成品油保持增產,煉油產能過剩凸顯。
記者從2022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(yè)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國原油和成品油產量保持增長,全國原油產量增長百分之四,成品油產量增長百分之一點七,其中汽油增長百分之零點二,柴油增長百分之十五點六。
目前,中國的煉油能力處于世界很高的水平。2021年,中國成為世界煉油的大國,煉油產能9.1億噸,占全球煉油產能的百分之十八,超過美國的9.07億噸。然而,今年上半年,中國煉油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為百分之七十一左右,遠低于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平均水平。中國煉油產能對國內成品油市場過剩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。
據統(tǒng)計,近年來我國成品油生產、消費、出口情況為:2018年產量3.6億噸,消費量3.19億噸,出口4608.1萬噸;2019年產量3.6億噸,消費量3.1億噸,出口5537.6萬噸;2020年生產3.3億噸,消費2.9億噸,出口4574.3萬噸;2021年產量3.57億噸,消費量3.19億噸,出口4033.2萬噸。今年上半年成品油產量1.77億噸,消費量1.66億噸。
可以看出,在產能過剩的同時,我國成品油出口量總體上是逐年下降的。今年上半年出口量1190.7萬噸,出口量同比下降百分之五十四點七。與前幾年相比,降幅更大。
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(yè)聯合會副會長傅祥生認為,一方面,中國煉油產能對國內成品油市場是過剩的,而國內化工新材料和有機化學品每年都有大量進口,所以中國石化行業(yè)處于逃逸序列狀態(tài)。數據顯示,我國大量已建成的煉油產能并不能充分發(fā)揮其效率。今年上半年煉油裝置產能利用率僅為百分之七十一,與世界平均水平百分之九十的差距進一步拉大。與此同時,在“雙碳”政策背景下,中國成品油出口量正在逐步減少出口配額。另一方面,國際成品油市場需求旺盛,受疫情和突發(fā)地緣政治沖突影響,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。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,海外煉廠開工率基本處于回升到較高水平的階段,美國、印度等國煉廠正在滿負荷生產??刂瞥隹谙喈斢诎迅邇r的國際市場拱手讓人,導致國內現成產能大量閑置,錯失了縮小大量逆差的良機。
傅湘生表示,在中國“穩(wěn)增長、保增長”的大背景下,充分釋放產能,充分發(fā)揮已建成生產設施的效率,是直接有效的穩(wěn)增長。有人認為,在保證國內市場合理庫存和供應的前提下,或許可以支持技術水平高、能效高、排放低的先進裝置和質量好的產能進行滿負荷生產,從而在國際市場獲取利潤,既能提高企業(yè)經營質量,又能實現有效穩(wěn)定增長。
成品油價格方面,今年上半年,國內成品油市場整體呈現“M”型走勢,現貨價格處于近五年高位。隆眾資訊發(fā)布的《2022年成品油市場年中分析報告》顯示,今年上半年,汽油市場價7840元/噸,收盤價9352元/噸,上漲1512元/噸,漲幅百分之十九點二八;柴油市場價7300元/噸,收盤價8476元/噸,上漲1176元/噸,漲幅百分之十六點一一。汽柴油價格在成本邏輯和供求邏輯之間不斷變化。上半年,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,國際油價一直在高位徘徊,成品油價格被動上漲但漲幅不及成本上漲。3-5月,由于國內多地反復爆發(fā)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,成品油價格也順勢理性回調;后期得益于經濟、政策等諸多利好因素,市場供求格局逐漸向好;但成本的漲跌、季節(jié)性需求的淡季以及銷售單位半年任務的結束,仍對汽柴油價格構成一定壓力,國內成品油市場繼續(xù)呈現先增后減的態(tài)勢。分析認為,基于國內需求端和供給端的綜合考慮,預計在產業(yè)鏈回暖向好的帶動下,下半年汽柴油市場供需格局大概率改善。
本文轉載自國際石油網,如有侵權,請聯系小編刪除。
以上是河南石蠟廠家的分享,如想了解更多,請持續(xù)關注。